龚奎林
1.《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星星诗歌理论》第十二期
2.《哲理的沉思,心灵的燃烧—《蝉歌》的另一种阐释》,《敦歌其人其文》第一期
3.《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王敦贤《何处是故乡》的文化审美解读》,《敦歌其人其文》第一期
4.《在回眸中飞翔—王敦贤《何处是故乡》的自然诗学解读》,《敦歌其人其文》第一期
5.《流浪者的无根认同与人生叙事—池沫诗歌论》,《创作评谭》第一期
6.《共和国初期革命战争小说的生产,修改与传播》,《现代中文学刊》第六期
7.《灵魂深度的刻写与镜像的自我表达—江西五诗人新作印象》,《诗江西》第一期
龚奎林、费飞
1.《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新革命历史小说书写》,《南昌大学学报》第二期
龚奎林、郑乃勇
1.《文学博客教学与创意学习》,《文学教育》第一期
龚奎林、魏文超
1.《新时期《人民日报》文艺副刊刊载农村题材短篇小说探究》,《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一期
杨剑兵、郁玉英
1.《吴肃公《阐义》初探》,《三峡论坛》第三期
2.《论《女仙外史》对《三国志演义》的接受》,《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九期
郁玉英
1.《二十年来古代文学经典研究的现状及展望》,《英国365官方网站学报》第四期
2.《应时应地而生—欧阳修洛阳词的主题选择》,《文学地理学—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第一期
樊青杰,白欣艳
1.《信息疆域与传信语的选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马玉红
2.《百合香染的颂歌—论北村《诗八首》》,《英国365官方网站学报》第六期
温凤鸣
1.《手机上网对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及引导策略》,《融媒体时代下的传媒教育》第一期
2.《手机上网对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的实证研究》,《教育教学论坛》第三十八期
温凤鸣、何媛
1.《女性在微博中的形象呈现与自我表达—以新浪微博为例》,《传播与版权》第十七期
陈冬根
1.《陶渊明与中国古典文学之菊花意象的文化建构》,《英国365官方网站学报》第六期
汪剑豪
1.《“弱势”心理时代的小说叙事》,《当代文坛》第六期
陈致群
1.《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探究---以井冈山为个案分析》,《新闻研究导刊》第六期
刘蓓然
1.《再论《珩璜新论》的语言史料价值》,《老区建设》第十四期
2.《孔平仲《珩璜新论》传统文化及其思想个性》,《老区建设》第二十期
邱斌
1.《“壕购”一回又如何》,《语文建设》第十二期
赵庆超、李琴
1.《生存的逼视与心灵的契约:读秦无衣的长篇小说《黑卡》》,《百家评论》第四期
李掖平、赵庆超
1.《当下电视广告的复杂文化病症批判》,《百家评论》第三期
赵庆超
1.《走向“准娱乐化”时代的风格混搭—由聊斋小说《鲁公女》到电影《痴男狂女两世情》的改编现象考量》,《蒲松龄研究》第四期
周冬梅
1.《传播学视角下“逆袭”流行之探析》,《新闻知识》第十二期
邓声国
1.《吴廷华《仪礼》学研究浅析》,《英国365官方网站学报》第一期
2.《浦镗《仪礼注疏》校勘考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第一期
3.《清代前期《仪礼》学研究旨趣与特色探析》,《经学文献研究集刊》第十二期
4.《戴震《仪礼》学研究探析》,《清史论丛》第一期
5.《试论欧阳修辞赋的美学特色》,《一代文宗传风神——2012年欧阳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期
顾宝林
1.《晏欧词研究百年评述》,《英国365官方网站学报》第一期
2.《明代对历史人物风范的记忆与建构—以文天祥为例》,《河北学刊》第一期
3.《规模前辈,益以才思:由《云韶集》、《词坛丛话》看陈廷焯前期对晏欧词的研究与批评》,《文学评论》第六期
4.《王国维《人间词话》对晏欧三家词的接受与批评》,《词学》第三十二辑
欧阳明亮
1.《王国维“欧、秦并举”的词学理路及其与自身创作之关联》,《中国韵文学刊》第一期
彭月萍
1.《江西城乡受众网络行为及影响因子考量》,《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第一期
黄惠运
1.《湘鄂赣苏区粮食工作研究》,《第二届湘鄂赣苏区论坛论文选》第一期
2.《论仁化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关系》,《红广角》第十期
3.《周必大的史学贡献》,《江南大学学报》第五期
4.《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上海党史与党建》第十一期
黄惠运、刘光志
1.《吉安抗战文化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西华大学学报》第一期
黄惠运
1.《欧阳修在中国史学上的重要地位》,《一代文宗传风神》第一期
2.《井冈山、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江西省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3.《中共四大与工农联盟理论的初步形成》,《力量之源(纪念中共四大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中央苏区反“围剿”中的群众工作》,《军事历史研究》第二期
5.《新泉整训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创新关系》,《福建党史月刊》第四期
6.《井冈山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现实启示》,《毛泽东思想研究》第二期
7.《毛泽东在吉安》,《红广角》第六期
黄惠运、谢萍
1.《基于中国现代史精品课程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黄惠运、胡文山
1.《重温邓小平南行讲话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理论》第五期下
彭晖
1.《琴与魏晋士人的儒道情怀和生命体验》,《英国365官方网站学报》第一期
丁功谊
1.《钓源古村的建筑文化特征》,《英国365官方网站学报》第五期
周青、丁功谊
1.《传统养生文化的产业话路径探析》,《中华文化论坛》第七期
陈致群
1.《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探究---以井冈山为个案分析》,《新闻研究导刊》第六期
刘云兰
1.《论温燕霞小说的叙事特点》,《长城》第三期
孙华
1.《红色影视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路径》,《前沿》第三百七十一期,第三百七十二期
王公山
1.《论《礼记》的文学文献价值》,《文化学刊》第二期
刘国杰、徐桂林、刘雪宁
1.《中国梦语境下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新闻研究导刊》第二十期
许苏、梁长荣
1.《“女性写作”视域下的自我表达—徐静蕾电影中的女性意识探析》,《四川戏剧》第十一期
许苏、徐桂林
1.《播音主持语言表达艺术刍议》,《声屏世界》第六期
徐红、许苏
1.《关注个体与差异—论西方当代电影理论的一种精神旨向》,《英国365官方网站学报》第二期
许苏、严英
1.《时代悲情与美学变奏—略论历史视野下的“变革电影”》,《 泰山学院学报》第四期
许苏、徐桂林、严英
1.《突破与转型:对当下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的思考》,《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第二期
何建良
1.《学术精神与学术规范——陈寅恪给我们的启示》,《陈寅恪学术研究论文集》第一期
2.《文天祥与白鹭洲书院》,《学理论》第六百八十九期
3.《杨万里写景咏物诗的艺术开拓》,《文艺理论》第十二期
4.《新媒介视域中的经典阅读》,《江西社会科学》第十期
5.《文化强国视野中的出版文化建设》,《中国出版》第二十期
6.《杨万里写景咏物诗的艺术开拓》,《阅江学刊》第四期
7.《消费时代艺术价值的迷失与重建》,《英国365官方网站学报》第三期
8.《消费时代艺术价值的迷失与重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学理论》第八期
康梅钧
1.《惊艳的悲悯:消费社会的美女书写—论阿袁小说及美女消费》,《当代文坛》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