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镜头是什么?长镜头有怎样发展的历程?长镜头与蒙太奇有什么恩恩怨怨?如何赏析长镜头出作品?问题将得到一一解答。
3月2日晚,《长镜头与电影纪实美学》在5—204开讲,新闻传播系副教授肖文主讲。
“长镜头不是镜头外观、焦距与拍摄距离的长短,而是一个镜头由开始到结束的长短,超过一定时间以上,我们就称之为长镜头。”课刚开始,肖文就为大家阐释长镜头的定义,并且推出《俄罗斯的方舟》这部由全片一个长镜头拍成的电影,引得在场学生一阵惊叹。
随后肖文讲解长镜头的发展历程,从二十年代并未意识到自己第一个运用长镜头的弗拉哈迪,到五十年代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流派和纪实电影的出现,越来越多人接受并运用长镜头。从而引发长镜头理论研究。
学者巴赞《电影是什么》引发了长镜头真实性与蒙太奇虚假性的讨论。“飞轻功,两个镜头即可,一个镜头拍演员跳起,一个镜头拍演员站在墙顶,这是蒙太奇,而长镜头拍功夫片,演员必须有真本事,打斗中不间断。”肖文用形象的比喻讲解长镜头更多让受众自己理解,意义更加丰富。蒙太奇在普通电影中是基础,但在纪实电影中长镜头具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人们只要看到纪实电影就会想到长镜头。
此后,肖文又播放电影《大事件》、《云水谣》中经典的长镜头进行赏析,点出长镜头最难之处在于演员的走位和精心的设计。肖文推崇长镜头运用娴熟的伊朗电影,并播放杰出作品《醉马时刻》。(钟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