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闻教育,我们该学什么?
12月24日下午3点,9栋204教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征来我院新闻系师生所作《我的新闻教育观》讲座中回答了上面的问题。
在“新闻无学”的尘嚣中,新闻学子该如何自处呢?张征教授以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新闻当然要学,还要这么学:一、理解中国,了解世界 ;二、把握新闻传播的技能与规律;三、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新闻理想;四、提高新闻生产能力。张征教授结合经典案例,深入阐述了在媒体转型时期,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和新闻记者的素质要求。
“新闻一定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背景。”张征教授以“9·3大阅兵”将同学们引入课堂,深入浅出地分析国与国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新闻博弈,“我们认为是红的,他们就一定认为这是绿的,无它,意识形态不同。”张教授首先告诉我们要去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世界,打好扎实的文化基础。在谈到如何去读书时,她笑谈:“把该读的书读厚了,形成自己的定律。千万别东学一点西学一点,抓了半天鸡跑了,就剩下一地鸡毛。”台下的师生因为这份幽默哄笑一片。
“学新闻最重要的是认识能力,新闻记者一定是调查专家和传播专家,先调查清楚,再传播出去。”张征教授认为新闻教育要着眼于培养栋梁人才,新闻从业者既要良好的认知能力,也要良好的表达能力。因为重要的新闻不一定是老百姓感兴趣的,张征教授现场举例“六岁的小孩,他的需求是接受教育学知识,但欲望是出去玩”,可见需求与愿望并不等同,而“好记者要把老百姓的需求做成老百姓的愿望。”
媒体人大都有过这么一种新闻情怀: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张征教授不禁质疑:“坏事报多了,真的好吗?我的新闻理想——推动社会的正向发展,让百姓有吃有喝、人心富足、安全。”讲座中,张征教授认为新闻学子应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我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我能不能做得比他更好一点?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岗位做的很出色,中国能不好吗?张征教授言语中流露出一个记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受到同学们的敬佩。
张征教授讲课生动有趣,将课堂讲授与互动交流有机结合,整个讲座紧扣新闻教育发展趋势,培养了学生们的全局视野和专业敏感性,其深入浅出、引经据典、幽默风趣的讲授风格,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张征老师所作的《我的新闻教育观》讲座是我院新闻系举办“教学名师 名记者进新闻课堂”活动之一,活动的开展,对于新闻新闻教学质量,提高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新闻系教师梁长荣、刘洪明、温凤鸣等教师以及13、14级新闻和广电专业的同学参加了讲座。